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79-440

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

东方【直击】张继钢率舞星携手母团山西省歌重磅钜献——《黄河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12-23 280 次浏览

  32年前,山西省歌舞剧院,一位29岁的年轻人,因作为主创之一创排了大型民歌舞蹈《黄河儿女情》,开启了“黄河派”舞蹈风格的先河,奠定了“三黄”(《黄河儿女情》《黄河一方土》《黄河水长流》)的美学基础,一时名声大噪,享誉全国。

  32年后,依旧是山西省歌舞剧院,此时,站在黄河剧场舞台上的他,早已声名远扬、佳作等身。他要倾尽全部心血,为实现艺术理想,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,创作一部前所未见的大型交响舞蹈史诗《黄河》。

  这个人就是张继钢。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,其艺术成就早已被海内外公认为“张继钢现象”。几十年来,他一直用艺术作品在说话,每一部艺术作品就像发出了一个新的艺术宣言,一直领跑着艺术界!

  此时,牵引他再次回到故乡和母团的,正是当年滋养了他一切的母亲河——“黄河”,他看见了不一样的黄河,他要用艺术的光芒照亮这个世界!

  2019年9月15日、16日,20日至22日,大型交响舞蹈史诗《黄河》将在山西大剧院开演。这部秘密排练了半年之久的作品究竟是何模样?这部作品将要给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艺术冲击?32年后重回母团的张继钢曾与省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?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时刻再排“黄河”?两部“黄河”作品演进背后是他怎样的艺术思考?

  半个月来,我们三访张继钢。就请随《山西晚报》的全程、揭秘报道,一起走近他、走进《黄河》幕后!而这也将是我们《黄河》重磅系列报道的篇。

  1970年,山西省歌舞团(山西省歌舞剧院前身)的两位老师到榆次招收学员,来到我们榆次一完小,那个时候叫“反修小学”。

  我当时是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长,那时榆次也不大,因为到处演出,所以在当地就小有名气。每次陪母亲上街,都有人大声喊着我的名字,此时,母亲的脸上总是露出骄傲的笑容。后来我知道,省歌那次招人就是冲着我来的。

  那天,学校老师告诉我省歌来选人了,一时间搞得宣传队特别紧张,我要走了宣传队还不塌了?于是老师和同学们赶紧就把我藏在排练教室的柜子里。

  我在里面,听见他们在外面又唱又跳。省歌的老师问:“张继钢是谁?”学校老师答:“张继钢不在”,人家就说“我们就是来看张继钢的”。

  12岁,我离开榆次来到太原,当时还叫山西省歌舞团,地址在并州路,在学员队3年,算是正式走上了艺术道路,从此,步入专业舞蹈演员的生涯。在歌舞团老师的精心教导下,我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、民间舞。

  其实,张导从小就是名人。一入学就是班长,一进宣传队就是队长。到省歌后任舞蹈队队长。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,由一名地方艺术家成为一名军人,先后担任原总政歌舞团团长、原总政宣传部副部长、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、武警部队原政治部副主任。有人说,张继钢,天生就是一个有使命的人。更重要的是,他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。

  从《元宵夜》《黄河儿女情》,到《献给俺爹娘》《一个扭秧歌的人》《黄土黄》《俺从黄河来》《千手观音》《肩上芭蕾》;从《军魂》《国魂》《一个士兵的日记》,到《野斑马》《一把酸枣》和《解放》;从舞蹈、舞剧,到歌剧、京剧、杂技、音乐剧、歌舞剧、说唱剧、舞蹈诗、特殊人艺术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等跨界多种艺术领域,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,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,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《复兴之路》总导演……

  一路走来,一路创新。是中国舞蹈界“世纪之星”称号获得者和“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”获奖人。此时,他早已成为中国名人、世界名人!

  大概在十六七岁的时候,我发现身边之前比我矮的人都比我高了,我呢就不怎么高,很多英雄人物男一号我都演不了。

  很奇怪,我很小就懂那个诗里的意境,小时候背了很多诗词,为什么能背诵,就是因为懂。我相信那时我的同龄人,大概还不会懂什么叫“灯火阑珊处”。

  作为《黄河儿女情》六个主创之一,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个,我和编导王秀芳每人创作一半作品,我完成了《扁担歌》《拜大年》《难活不过人想人》《杨柳青》《送情郎》《黄河水长流》。后来《黄河水长流》还变成了“三黄”第三部的总题,但后两部我没有参与。“三黄”的火爆,那才是真正的火遍全国,《黄河儿女情》也由此成为“黄河派”歌舞的开山之作。

  张继钢坦言,自己是一个“和梦想一起行走的人”,一个“特别不愿意浪费时间的人”,一旦明确目标就会一往无前、永不放弃。

  有了种子,因为后来事情太多,就把《黄河》放下了。但在古典舞《黄河》之后,又接连出来了很多版本:民间舞、芭蕾舞、国标舞、现代舞、街舞版的《黄河》等。光这一个音乐已经六个版本了,现在,我要打造第七个版本——当代舞的《黄河》、中国舞的《黄河》。给谁排?我觉得应该给“黄河派”歌舞艺术的诞生地——山西省歌舞剧院来排!

  还有一个理由,隐隐约约感觉对不住山西省歌舞剧院。省歌对我有恩啊,是它让我走上了艺术道路。是这里扶持了我、栽培了我、哺育了我。你说,我能忘记他们吗?

  成事在天、谋事在人,没想到一部《黄河》要酝酿将近30年才敢推出。张继钢说,因为有了这些岁月,“我对舞蹈和黄河的思考就比较深入了”。说到这里,他苦笑道:“为什么我们工作得那么艰难,都是因为我们的标准太高。”这标准一句话就是要寻求突破,就是要大胆创新。

  山西晚报记者经过允许,提前欣赏了《黄河》的三个舞段。当然,在这个阶段,张继钢导演还不舍得让人看到“核心内容”,我们在此刻的呈现也只能有所保留。在此我们特整理出一份对张继钢的核心问答,回馈读者、粉丝。

  全剧音乐为交响乐和钢琴协奏曲,舞蹈采用交响编舞法。首先,简化情节,强化情感。饱含山西人民信义坚韧的品格和创新图强的风骨;其次,淡化地域,强化国际。超越了民间风情,也不是一般意义的人物命运,而是人类演进的生命意象,是“有意味的形式”;第三,弱化具象,强化象征。总之,努力形成——观念的黄河、音乐的黄河、美术的黄河、舞蹈的黄河。

  有四位的、当今世界舞蹈领域中的舞蹈家来做领衔:一位男演员叫高健,女演员一位叫李祎然,一位叫李艳超,还有一位男演员叫杨文义。每人独具特色,各领风骚。我要把他们请到山西大剧院,让山西的观众看看的舞蹈演员是什么样!

  这大约是十几年来,无数次与张继钢的对话之中,他状态最放松的一次。在7月3日破例让我观摩了一直保密的部分舞段后,5日我们有了一次安静对谈的机会。

  我说:“32年了,您又回到山西省歌舞剧院、您的母团,不如就从您和省歌的缘分说起吧。”他回:“说这个嘛,不用准备!”这时,61岁的张继钢眼间含笑,突然回到他12岁时那充满戏剧性、又注定要奔向省歌的日子。

  他骄傲地说起童年时便是榆次名人,被粉丝尾随的故事;悄悄地说起12岁来到省城,因为好读书没少偷读“禁书”的故事;自豪地说起在省歌,因为作品《元宵夜》拿到特等功的故事;调侃地讲起次考北京舞蹈学院落榜的故事;委婉地说起当年被挖去北京在山西留下很多遗憾的故事;无奈地谈起自己从不肯停歇却总被抄袭的故事……然后一步步深入到他的艺术,他那颗种在心头快30年要排《黄河》的种子发芽的故事。